重新认识 KT88/6550(下)

这是一个多月之后的文字了。


说到老关这次解开 KT88/6550 的秘密,还要从这种大电流管子的基本理念出发。国人搞 KT88 ,当年多是看重其理论上的大功率输出能力,抱着“只要推得动 DYNAUDIO 一族喇叭,自然能够征服天下”的肤浅认识,于是往往将屏压和簾栅压都用得很尽,以便取得近 100W 的大功率。在这种工作状态下,如果负压比较浅,会非常不稳定,管子损耗很快。为了稳定,厂家于是把负压加深,同时施加比较深的负反馈。而同时出于设计者的水平,电源往往不理想,仅够勉强工作。而输出变压器也限于成本和设计水平,往往兼用普通 30 - 40W 的 5K 输出变压器,仅靠用大管子,高电压强制提高输出功率。这样几方面下来,机器虽然在假负载正弦波测试状态也能够输出大功率,但真实配搭喇叭时带复杂负载能力很差,空有表面的技术指标,徒具虚名。


这就是早期几种国产 KT88 胆机,享有“胆机石声之美誉”的根本原因。


此后,一些厂家转入传统的电子工业模式,走回工程团计算设计,仪表验收的路,基本上不懂得配搭国外经典喇叭来校声。而此时 300B 已夺走“胆王”之称号, KT88 在音响市场上沦于失宠,厂家也就平常视之,生产 KT88 机型,不过是聊备一格罢了,甚至是为了消化零件库存也未可知,如此哪里会有什么佳作。


而近年另一些港台发烧商家在大陆 OEM 的出品,又走了一条在国内原有那几家 OEM 厂的现成东西上特别定制,加补品零件校声的路。比如用古老味道的电容,用电子管整流,扼流圈滤波,等等。说实话,以我的经验,这套方法就是搬用 300B 单端直热机的一套“摩机大法”,放在 KT88 这种大电流管子上,恰恰暴露了一种忽视理念,盲目实践的作法。结果把 KT88 的优点埋没,虽然减少了那种凶恶气,但又往往陷入一种矫柔扭捏的劲里边去,声音很不痛快。


这样的结果,往往是用料高级,声音并不高级,和 K6 那样淳朴真诚的声底一比,就明白我批评的是什么了。


而我听用 KT88 的几台欧美名器,声音味道虽有不同,但都有一种痛快淋漓的弹跳感,收放自如绝不拘谨做作,我以为这正是 KT88 与别的胆管不同的根本之处。


与我听过的国产 KT88 机相比,这就是有设计的作品和照葫芦画瓢的仿制之不同。


因此,我这次搞我的 KT88/6550 机器―――“ K88”, 首先就是要明确这种立意,不是做那种


“ XX 机型的豪华改版”,而是度身定制,专门为 KT88/6550 打造最佳平台。


首先我从电源入手, 500W 级音频矽钢片来做电源变压器,高达 1000MA 的电流供应,为减低内阻,尽量发挥 KT88 的大电流特色做了充裕的后备。同时,坚决放弃电子管整流,改用 3A 的超快速二极管,不用扼流圈,都为尽量打开通畅的电流通路服务。


簾栅用晶体稳压,对 KT88 这种大电流管子十分有效,为其建立了理想的环境,从根本上保证了雄伟的声音气势。


推动级采用难度较高,需要正负电源的阴极输出直接耦合,用上我喜爱的大电流双三极管,荷兰产 E182CC ,保证 KT88 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获得源源不绝的驱动供应。


前端则用 12AX7 和 12AU7 接成长尾倒相,简洁通畅,好管子来源广泛,免除用家的后顾之忧。


说实话,一个好的,立意明确而深刻的电路框架设计,决定了一台优秀的扩音机之基础。当然,纵使有了线路图,没有恰当的零件,工艺结构配合,照样会失败,许多仿制名机的东西作成非驴非马就是例证;但反过来没有好的电路设计,在一个概念混乱,目的矛盾的线路上企图靠乱用补品来产生奇迹,绝无可能。我们国人造扩音机,比那些历史名器的差距,主要就是在这里。这就是学养,功力在起作用,整体系统概念在起作用,而不仅仅是那些名器具体用了什么秘方诀窍。


坦率讲,中国高级音响从系统概念设计的水平说,北京领先于其他地方很多,是唯一在设计上有些好东西能和国际 HI END 对话的环境。其主要原因,就是唯有北京之文化传统能够抵御南边以“食文化”“补品文化”出发的发烧狂潮,能够理性地分析判断,正确吸取国外 HI END 之精髓,建立起基于文化的声音评价体系,既不至于陷入象江南品牌那样对电子技术的琐碎迷恋,也不至于陷入象岭南品牌那样对昂贵原料,精密加工本身的崇拜。与美国和欧洲不同,中国尚没有身居小城镇而文化环境能和国际接轨的条件,所以如果不搞真正的 HI END 则罢,如果要搞真正的 HI END 而不是搞那些闭门造车,称斤买铁的东西,则唯有尊重北京的文化优势,承认北京的基于音乐概念的设计能力。当然,我说的这个“北京的文化优势”,是指唯北京有创造 HI END 品牌的潜力;我当然明白同样在北京,也有中国音响发烧中最糟糕的东西,而且正是因为在北京,就做得特别令人不齿。抄袭模仿,拉大旗当虎皮,炒作空洞的概念,一个也不少!而且,正所谓“如果你爱一个人,就把他送到纽约,因为那里是天堂;如果你恨一个人,就把他送到纽约,因为那里是地狱”,这种极 HI 的对比,在中国也只有北京。


闲话扯远了。谈回 K88 本身。经过反复努力,多次失败,我们终于找到了所要的声音。那是一种跌宕大气的声音,和我 2A3 单端的 3W ,绝然不同,但又都有一脉相承的地方:高贵的声底,丰富的空气感,细致而充满弹性的质感。 K88 最主要的声音标志,是中音质感的细密贴切,弦乐,钢琴非常过瘾,比之于喇叭,仿佛 ATC 那种感觉。而正是因为细节足够细致飘逸,所以大动态起来的时候,那种石破天惊的重量感,才分外动人心魄。 K88 是感性十足的,在她面前,你无法不沉迷于音乐的酣畅淋漓中,除非一曲终了,你无法平静激动的心灵。有了 K88 ,我自己都重新把尘封已久的那些萧斯塔科维奇拿出来听,那种烈火与鲜血,仿佛又回到 15 年前亲身经历的一切之中。记得衣修伍德曾经有个著名的比喻,“在暴风雨前的一只蝴蝶”,我每每用 K88 , CELESTION 700 来听老萧的弦乐交响曲,深同此感。


如果说我的晶体机 MF-1 的校声喇叭为 TABLETTER 2 , 2A3 校声的喇叭是 3/5A ,这次 K88 的校声喇叭则是英国书架箱中另一个经典,以声音平衡,淡雅,而有些“性冷淡”著称的 CELESTION 700 。当然 700 已经只有 2 手了。我选择 700 为目标,其实除了因为在高级玩家圈中近来 2 手 700 不少,另一个目的是让她充当“ D 系喇叭”的模拟。


英国某些书架箱经典中,有一种“蓝袜子” ( 注 ) 味,含蓄典雅,而 700 是一个典型。这些年香港经济不景,原价 20000 的 700 仔不少流落大陆,许多人冲着名声买下,但就因为这种“性冷淡”的声底,虽然清雅,但有些枯淡,很难找到合适的匹配,往往不讨人喜欢,转手很快。我之所以用 700 来配 K88 校声,虽然有缘分的原因,也是正好要检验 K88 的魅力。 700 果然具有染色极少的参考价值,许多在配 3/5A 时觉得听的过的录音都显得平淡许多。配 K6 ,显然 700 的感觉是在虚应故事,毫不热情。而这种情况,如果企图仅仅换其他功率强劲的扩音机,则连基本的韵致都没有,还要糟糕。许多人都会怀疑,这样的声音,怎么值 20000 ?这也就是为什么 700 常常被抛弃的原因。


700 就不吃这一套?讲句笑话,“蓝袜子”据说常常有“ LL 倾向”,这也就是她们不感兴趣大男人的原因,你看看简 . 爱 …… 这次倒要看看 K88 的另类魅力了。


在几经调校下, 700 终于在 K88 的魅力下投降了。在 K88 的推动下, 700 失去了矜持,相反表现出一种理性和感情的平衡,动态爆发时热情跌宕,细致温柔时清雅可人。


顺便拿出一张我最近在校园小店淘到的李斯特第一,第二,弹钢琴的鬼妹和乐队,指挥都素所未闻,但录音有天碟级素质,演奏华丽,略有点发烧味,但绝对过瘾。


我近来听的发烧级录音,一是这张,二是一张鲁宾斯坦和瓜内里四重奏的莫扎特,鲁宾斯坦晚期录音,都极光彩照人。


同时恰逢家兄关乃忠回国指挥,顺便带他们两夫妇新录的发烧古琴 CD 《古琴新韵》来听。由于时间匆忙,家叙为主,为省心我本来接 MF-1 晶体机给他们听,已经觉得十分出色。后来 K88 调校完成时他们路过,一听,失声道:这才是当时的感觉!比我们家里还象!须知,我哥哥关乃忠一辈子搞古典和民族音乐,多年站在指挥台上,同时又是我发烧的领路人,家里玩 MG3 屏风 20 年,用我的 211 两台电子分音,所以虽然我没有机会去温哥华实听,声音水准之权威,绝对不容怀疑。他们这样肯定 K88 ,很说明问题。


此后,我搬着 K88 ,匹配过从 A7 号角,到 MINI 乌托邦, K88 的声音硬是赢许多价格昂贵数倍的美国,欧洲胆石名机,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找机会和 JADIS D7 , M275 这两台新老名器来交流一下。


不着急,等忙完香港展览会再说, K88 不是一时一事的东西。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怎样长期找到 E182CC 这只管子,或者我能找到用新管子 6H30 出好声音的状态?